也许是因为度过了最为青涩的起步阶段,已经三岁的谷歌中国开始变得稳健和成熟起来,“中国话”也开始学得越来越地道了.这从最近两月谷歌的高调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其快速的公关反应能力看出.
上午,央视播出了一篇新闻,点名批评了谷歌某些医疗广告存在虚假成分.谷歌一反我印象中的反应滞后,上午就在博客中发表了自己审核广告的原则,下午快速召集媒体进行沟通.
李开复说,“我们预料到了近期可能会有关于谷歌相关不利报道”.他的笑容很闪烁,我晓得,这个说话滴水不漏的人正在暗示什么.
我不想纠结在种种黑暗、隐晦的揣测中.我只想说,在媒体商业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难以摆脱虚假广告和非法广告的纠缠,包括看似公正的纸媒,包括央视.
谁都会记得,许许多多的纸媒上会出现牛皮癣式的恶心广告,谁也都会记得央视上著名的虚假广告.相对于互联网而言,只不过纸媒和电视媒体监管成本和范围更小一些而已.
互相监督是必要的,自我约束也是必要的.但商业时代的媒体不是卫道士.无论是百度也好、谷歌也好,他们也不应该对自己的失误或错误负全责,在这其中,政府 监管的身影在哪里?完善的法规、体制又在哪里?具体可操作、可执行的指导细则又在哪里?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只是一部14年前的广告法,以及纷繁复杂的各种行 业文件.
也许我们忽视了最关键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