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财害命”自古以来都表达着一种深恶痛绝的情感,而制售假药便是完完全全的“谋财害命”。昨日,央视曝光“百度为假药网站提供竞价排名拿走75% 利益”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整个事情真相究竟如何?百度是否真的为了钱而作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为此39健康网独家连线百度相关高层人员,百度相 关高层对此回应是被钻了空子。
事件:假药利益链 百度为最大受益者占70%
近日,武汉市公安局经侦处查抄了三个制售假药的窝点,一举抓获了甘俊波等6名犯罪嫌疑人。经过审理查明,这起案件涉及治疗风湿、类风湿、高血压、精神病等多种疾病的药品,受害患者超过3000人,而且这些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
昨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了假药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向全国推广的现象,并指出,销售假药公司将四分之三的利润交给了百度公司。
假药销售网站之所以选择和网络搜索服务商合作,看中的正是后者在网民中的巨大影响力,而网络搜索服务商也正是利用这种影响,开展了这种竞价排名服务,这项服务为他们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在此次央视曝光的新闻中,犯罪嫌疑人称,假药取得患者信任的关键就是制作精美的网站。销售假药的网站虽然做出来了,但还有一个难题要解决,就是如何让患者能看到这个它。而这个难题就借由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来解决,其效果从百度获利的情况便已经有所佐证。
百度在国内搜索服务市场份额达到了70.8%,在搜索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这同时也方便了通过搜索竞价排名推广自己的假药销售商,使得假药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的推广规模更加扩大。
百度回应:是假药钻了我们的空子
百度的营销总监张涛在今年年初的中国首届医疗网络营销高峰论坛上接受采访时提到,“从前年年底开始,百度已经开始严格的审核所有医药行业的从业资质。只有 具有完整资质的企业百度才允许其进行投放。其次对于客户的广告创意和网站进行严格的审核。通过这两道关为广大网友负责。”在采访中,张涛还说道“可以说审 的比工商局还严”。
对于在这样的审核下为什么又会出现犯罪团伙借竞价排名销售假药的事情?39健康网独家连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度高管,他表示,这个问题应该由百度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来发言,“实际上百度已经尽力了,但是还是防不慎防”。
“唐王胶囊”这个假药销售网站主域名,在登录后会自动加上kangfu.htm的后缀。当删掉这个后缀时,出现的却是九江都市丽人医院的网站,这个网站中并没有“唐王胶囊”的任何信息,也没有宣传或销售任何一种药品。
百度公司的工作人员坦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假药销售网站是没有资质的,只能挂靠在其他有资质的网站上。
一名百度推广高级营销顾问解释了这种钻空子的行为:没有资质的网站要挂靠别人的网站,不少没有资质的假药销售网站都采用这种操作方式。能借到公司(执 照),还有药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证,证件都拿齐,百度才能正常开户。如果证件拿不齐,只能走代理公司的账户,代理公司的账户里面可能有两三家都在推广,可 以共用这个账户。
对于百度推广中有无资质的网站,上述高管表示这是他们钻了百度制度的空子,甚至有一些对百度有敌意的公关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专门损害百度的利益。
根据上述百度推广高级营销顾问的说法,这些没有资质的网站除了无法在公司单独开户之外,其他的业务都可以和有资质的网站一样开展。操作形式不同,但结果一样,费用一样。
视点:排名体系必须要开放、透明、不作恶
笔者认为,出现假药在网上横行的原因中,搜索引擎的人为干预因素不能担负全部责任,但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
假药从制造到害人,其中生产和销售两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而在销售这一重要的环节上,制售假药的公司选择通过网络这个新兴渠道,然而在网络的推广上,假药选择了最直接有效的百度搜索竞价排名,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影响力。
而作为百度这样用户面积巨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来说,逐利的同时还应有一个伟大公司向善的灵魂。正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吕本富所说,类似媒体的搜索引 擎的确需要盈利,但是,“排名体系必须要开放、透明、不作恶。”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也认为“搜索引擎公正性与客观性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行 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为假药从生产到害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百度在这其推广的过程中应该本着为网民负责的态度,对其推广的商家严格审核和把关,为网民尽量减少信息海洋中的危险。只有每个环节都严格审核,假药所能钻的空子才能被多重杜绝。
文/39健康网
百度仍推广假药:奥瑞希纳标价660元 百度拿495元
尽管被央视曝光,百度仍在为假药做推广。7月19日上午,记者在百度网站上输入假药名称“奥瑞希纳”进行网页检索,发现排行第一的是一个咨询有关“奥瑞希纳”效果的帖子。一个署名为“类风湿专家”的回帖者首先肯定“中医药治疗最好”,然后说了一番该病的治疗原理。 假药犯罪嫌疑人甘俊 波创办的北京国际风湿骨病研究院的网站,今天依然收录在百度百科中。用“风湿”进行网页检索,搜索结果前四位全部是广告,均称自己拥有独家秘方。
据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武汉市警方破获了一系列假药案,发现假药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蔓延到全国各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为他们销售假药提供了 方便。以甘俊波团伙贩卖的假药奥瑞希纳为例,它的最终售价为每盒660元,百度公司拿走的竞价费用占了假药销售总额的75%左右,为495元;售假人员占 有13%;快递公司占有7%左右;制假人员占5%左右。
经过审理查明,这起案件涉及到治疗风湿、类风湿、高血压、精神病等多种疾病 的药品,受害患者超过3000人,遍布全国各地。
参与排名 每点一次给百度12元
假药成过街老鼠,为掩人耳 目,其制售方式不断翻新。如今,互联网也成为假药销售的渠道。目前,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共有27家,但 是网上黑药店却不计其数。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昨天报道,百度等网络搜索服务商客观上也为假药网站推广提供便利,并从中牟利。
假 药要取得患者信任的关键就是要制作精美的网站。网站虽然做出来了,也接入了互联网,但是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让患者能看到这个销售假药的网 站。正当这些制售假药的犯罪嫌疑人为这个问题大伤脑筋的时候,有人却找上门来,声称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找上门来的人自称是百度 竞价排名业务的业务员,他们邀请这些假药销售网站参加百度的竞价排名。
犯罪嫌疑人交代,做“奥瑞希纳”的时候参加竞价排名,当时做 的是12块多钱。而所谓12块多,就是在参加百度竞价排名之后,任何互联网用户每点击一次这个销售假药的网站,网站方面需要向百度公司交纳的费用。而这个 费用的多少也决定着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
12块多能排第几?犯罪嫌疑人交代,能排第三、第四、第五不等。网站一天点击几百次, 相当于把几千块钱付给了百度公司。这也成为整个假药销售过程中成本最高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竞价的费用有三十万元 左右,而其总销售额约有四十多万元。这意味着,这个制售假药团伙把销售收入的四分之三交给了百度公司。
出价越高 竞价排名越靠前
这些假药制售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代价参加网络搜索竞价排名呢,这样的服务对于这些假药的销售究竟能起到 什么作用呢?
百度竞价排名是百度推广的一种,按照百度网站上的说法,客户购买了竞价排名之后,可以预设若干个关键词,而当网民通过 这些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平台上搜索的时候,参加了竞价排名的网站会出现在靠前的位置。百度公司依据点击次数收取相应的费用,而客户可以通过调节出价的高 低来改变自己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序。
对于竞价排名的具体收费方法百度官网上有一个复杂的公式,为了弄清楚百度竞价排名到底是怎样 收费的,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百度公司进行了调查。
一位百度推广高级营销顾问介绍,竞价排名简单地说就是,质量度×价 格=最后的展现价格。出价因素可以决定一个客户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这名工作人员的解释在武汉警方破获假药案的犯罪嫌疑人这里得到了印证。
犯罪嫌疑人交代,百度有个起步价,比如13块的话你要排第一,别人出13.5元的话,你就要多出一点钱,排在第一。这样的操作方式已经成为现在假药销售 的一种常用的模式。
事实真是如此吗?记者进一步展开调查。
记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高血压 高血脂 ”几个 字,百度提示,“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是常用关键词,按照提示进行搜索,百度立即提供了220多万个网页。按照百度公司官网的说明,右侧的搜索结果就 是竞价排名的结果。
记者逐一打开这些网站,发现排在第三名的是一个声称能治疗糖尿病药品的销售网站。这个网站销售的是一种叫唐王胶 囊的所谓药品,网站上宣称这种药品是糖尿病科研的最新成果,能让患者告别终身服药,全面康复糖尿病。但是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个在网站上被吹嘘的神乎其神 的唐王胶囊却没有药品批准文号。
假药网站 藏在正规网站上
国家药监局2005年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 审批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网站,应首先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
而按照相关规定,网络搜索服务商对参与竞价排名的药品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网站需要进行资质审核,那么这些没有资质的假药销售网站是怎样通过了网络搜索服 务商的审核,而出现在竞价排名中的呢?
记者在仔细分析了唐王胶囊这个假药销售网站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网站的主域名,在登录后自动加上了一个kangfu.htm的后缀。当记者删 掉这个后缀时,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是九江都市丽人医院的网站,而这个网站中并没有唐王胶囊的任何信息,也没有宣传或销售任何一种药品。
百度公司的工作人员坦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假药销售网站是没有资质的,只能挂靠在其他有资质的网站上。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没有资 质的假药销售网站都采用的是类似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说,这些假药销售网站在没有任何资质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搜索服务商提供的所谓公共账户和挂靠有资质网站 等服务,参加了竞价排名,并且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当中。而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当打开这些假药销售网站,被网站上各种宣传花招所迷惑,就可 能信以为真,购买了这些假药,上当受骗。
百度“知道” 随机排名也收费
网络搜索服务商推介这些假药销售网站 的方式还不止这么简单。
这位工作人员又给记者介绍了一种假药销售网站常用的进入百度推广的方式。她打开了一个网页,记者注意到,在 这个网页醒目位置上标注着“已关闭”的字样。这位工作人员让记者注意,在这个网页的右侧有两个可以点击的链接,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个网站,宣传语写着 “一次康复,治疗血压高终身无忧”。打开这个网站,记者看到这是一个销售名为佰心通乌梢橘红康复系列药品的网站。网站中声称,这种所谓的药品可以“彻底治 愈冠心病不留根”而且能“根治高血压永不复发”。后经核实,网站按处方药销售的所谓佰心通乌梢橘红康复系列药品没有药品批号,是假药。
“知道”是百度搜索的一个服务种类,排名结果是随机抓取的。随机抓取就是业内所说的自然排名,也就是网民所认为的未受人为干预的搜索排名。而这种大家认 为未受干预的所谓随机抓取的排名结果中也间接出现了收费推广。
为了验证推广的效果,百度工作人员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高血压”空格 “不反弹”几个字,百度立即提供了约52200多个网页。而刚才那个带有假药销售网站链接并显示问题“已关闭”的网页竟然出现在了排名第一的位置。(来源: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凭复印件就可申请百度竞价排名
尽管已经被央视曝光,但记者昨天跟进了解情况发现,商家要想在百度上进行竞价排名,只需提供几项证件的复印件。记 者昨日数次登录百度网站,检索央视曝光的假药“奥瑞希纳胶囊”,看到排在前面的链接都是对这种假药的吹捧之词。16时许,搜索结果,排行第一 的是“奥瑞希纳胶囊效果怎么样?——百度知道”这样一个帖子。该帖子中提供的“最佳答案”是:“奥瑞希纳胶囊我老伴用过,现在已经停药两个月了,目前还没 有复发。”
第二个帖子的“最佳答案”是:“我老公也是患病十几年,吃了不少药就是不见好,前几个月孩子给他买了3个疗程的奥瑞希纳胶囊,现在他停药快一个 多月了都没有反弹的现象,说明这个药还是不错的。”排名第三的帖子才是“假药警示:奥瑞希纳胶囊”。当记者19时左右再度登录百度进行相关检索时,发现下 午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帖子位置对换了,但是第一个帖子仍是岿然不动。
提供什么资质证明就可以进行百度竞价排名呢?
记者昨天下午以药企身份按照百度网站公布的推广销售热线400-800-8888致电百度,询问药品公司如果想在百度进行竞价排名方面的宣传, 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百度推广销售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您需要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以及您所要宣传药品的相关资质证明的复印件。”“只要提供复印 件就可以吗?”记者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确认。“对,复印件就可以。”百度推广销售热线接线员的回答非常肯定。
据记者了解,按照《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网络搜索服务商对参与竞价排名的药品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网站需要进行资质审核,而不仅仅 只是要一份复印件。
据央视报道,一名百度推广高级营销顾问说,只有公司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证等证件都齐全,才能在百度开户做竞价排名。可是,不少没有资质 的假药销售网站都采用挂靠方式,几家公司共用代理公司的账户做竞价排名。而一家代理公司的账户里可能有两三家都在进行竞价排名推广,往往良莠不齐。 RB159
事件回放
假药商75%收入给了百度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奥瑞希纳胶囊”实际是彻头彻尾的假药,但依靠百度的竞价排名大行其道。据央视报道,客户在百度购买了竞价排名之 后,可以预设若干个关键词。当网民通过这些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时,参加了竞价排名的网站会出现在靠前的位置,百度公司依据点击次数收取费用。客户出价 越高,自己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序就越靠前。
据“奥瑞希纳胶囊”假药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参加竞价排名花了差不多30万元,而总销售额是40多万元。这意味着,这个制售假药团伙把销 售收入的75%交给了百度公司。RB159
新闻链接
全国合法售药网站仅27家
国家药监局2005年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网站,应首先取得《互联网药品 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到目前为止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只有27家。据介 绍,除了这27家药品销售网站之外,其他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药品销售网站都是非法的。
《北京日报》
评论:难道有钱一切皆可“摆渡”
百度的竞价排名事件让人想起另一个被指以假当真的“知识创造财富”的英雄——唐骏,前者是创业者的榜样,后者曾经是职业经理人的样板。遗憾的是,两个时代 英雄如今皆陷入了“制假”漩涡。这究竟是个体的悲剧,还是历史的悲哀?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报道,再次披露百度搜索服务的丑闻:百 度等网络搜索服务商为假药网站提供竞价排名服务所得,竟占假药利润七成。本应为用户提供公平、公正搜索,然而搜索结果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广告,有些还是虚假 广告。百度,是不是有钱一切皆可“摆渡”?
企业当然要追求利润,百度公司为网民提供的所有“摆渡”服务,最终是为了公司能够成功从小企业“摆渡”到大公司,从中国市场“摆渡”到全球市 场,从民企领袖“摆渡”到跨国巨头。做广告,收费用,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明知对方是制假售假企业,却仍然堂而皇之为其虚假广告开天窗, 助纣为虐,这显然已不是一句“审核、管理不力”所能解释,其根本就是制假售假的同谋。而由于搜索网络宣传的广泛性,其性质之恶,危害之甚,已超过制假售假 企业本身。
2008年11月,央视就曾曝光百度竞价排名允许没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购买关键词,此后,尽管百度CEO李彦宏公开道歉,并 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没有对竞价排名进行有效整改。是技术手段达不到,还是利令智昏,在媒体所曝“竞价排名业务75%暴利”的事实面前,我们不难做出判 断。
对任何网络搜索服务商而言,为了利润,不惜提供假信息,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对百度而言,更是自杀性经营行为。多年来,百度公司一 直致力于营造中国创业企业的样板,事实上,它一度被视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理智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成功典范。CEO李彦宏的成功之路,激励着一代心怀“知识 创造财富”理想的年轻人。当从“用知识创造财富”变为“以欺骗赢得利润”时,百度丢失的不只是它的理想,还有它多年辛苦营造起来的信誉和品牌财富。
百度的竞价排名事件让人想起另一个被指以假当真的“知识创造财富”的英雄——唐骏,前者是创业者的榜样,后者曾经是职业经理人的样板。遗憾的是,两个时代英雄如今皆陷入了“制假”漩涡。这究竟是个体的悲剧,还是历史的悲哀?
“我相信搜索将对网络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的理想是做属于中国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李彦宏曾抛出这些漂亮话。不知其所言 “最好”是什么标准,是否仅以利润来衡量。倘若此,曾经是无数年轻创业者偶像的百度,将“摆渡”向何方?
【作者:郝洪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