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R 正在更新

刚刚在点石看到Google PR 正在更新一文。

看到这篇文章,检查了一下自己的PR,似乎没有变化。也许是我的网站更新还没有开始还是PR不更新了。 

最近的Google PR有点怪异。PR上个月才更新过,这次更新才隔了一个多月,似乎并没有按照往常的3个月一次。不知道Google是不是不按照那种有规律的更新了?

比尔盖茨到杨致远母校讲演 称微软应更具野心

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周二在斯坦福大学发表了一次演讲,主题是“软件、创新、创业和回馈”.有趣的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就出自斯坦福大学.
也许这只是一个巧合.但听众仍希望盖茨能够披露微软收购雅虎交易的最新进展,但盖茨没有就这一话题发表评论.
盖茨主要谈到了他自己、中国市场以及互联网. 閱讀全文

邹胜龙:国外公司在中国出现的永远都是维权面孔

“就诉讼本身,我们觉得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昨天发生在百度身上,今天发生在迅雷,明天还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2月20日,刚刚抵达上海的P2P(点对点)下载服务商深圳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迅雷)董事长兼总裁邹胜龙略显放松地如是说.5天前,在完全没有接到知会的前提下,邹胜龙在网上获知,美国电影协会已单方面宣布,该协会代表的六家美国顶级电影制片公司已经在上海将迅雷告上法庭,要求迅雷赔偿700万元人民币,同时公开承认盗版行为.
这次,“好莱坞大棒”使出了最狠的处罚标底:按美国电影协会公开的数据,700元的赔偿要求远远大于该协会2006年一年在中国涉及的42宗盗版官司、共获得的200万元人民币的总和. 閱讀全文

GTK+即将获得Mac原生主题支持

GTK+在Windows上的表现比较令人满意,但在Mac平台上,似乎就差强人意了.不仅需要X11的支持,风格主题还与Mac OS X的Aqua格格不入.不过,随着开源社区的努力,这些不足很快就要改变了.Mac平台上基于GTK+的软件很少,虽然GIMP是比较著名的一个,但是如前面所提到的,X11和主题风格让GIMP不能很好地与Mac系统相协调.而另一方面,基于Qt 4的KDE 4,不仅众多软件可以非常完美地运行在Mac下,甚至连KDE桌面本身也能做为一部分运行在Mac下.现在GTK+开发者正在努力改变这一不足, 首先带来的就是名为quartz-engine的GTK+主题引擎,使得GTK+应用程序在Mac下有Aqua的视觉效果.
请看下图: gossip-quartz-theme.png

用过Gossip的朋友应该不难看出,这是Gossip的帐户设置界面,现在它完全换了一种风格。而Mac用户则会毫不怀疑的认为这就是一个Mac软件应有的标准界面。

你或许还会问,菜单是怎么样的呢?对了,Mac下的软件都有一条统一的菜单,这个当然不能忽视,也将是原生的Mac菜单样式。

gossip-mac-menu.png

做这项工作的作者的主页是:http://people.imendio.com/richard,假如你愿意协助,相信他会很乐意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将会看到GTK+应用程序也能非常棒的运行在Mac平台下,做到真正的跨平台。

无论对普通用户还是开发者甚至整个软件业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 普通用户即使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平台也能很快上手,因为他可以用自己曾习惯使用的软件。
  • 而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开发工具来开发跨平台软件,不必担心在其他平台有什么不适。
  • 对于整个业界, 软件的互通性,使得各个平台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真正促进整个大环境的进步。

LDCN供稿,LDCN(即LinuxDesktop.cn的缩写),中文名──“Linux桌面中文网”,是一个由在校大学生发起的,旨在让所有Linuxer一起参与、更新的Linux资讯、应用互动型社区站点.

欧盟官员对漫游强硬表态:运营商在敲诈游客

欧盟委员会负责信息社会和媒体的委员薇薇安·雷丁2月11日在西班牙的“移动世界大会”上说,欧盟国家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必须在7月1日前降低漫游短信费和漫游上网费,否则欧盟可能出台新规定.
欧盟某国的手机用户在欧盟其他国家旅游时,如果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要交不菲的短信费和上网费,远高于在本国内要交的费用,而且到各国的漫游费不一.
根据欧盟监管机构上月的一份报告,一个人在国内发条短信,费用在7美分到14美分之间,而用漫游手机到欧盟其他国家发条短信平均要42美分,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73美分.

漫游手机下载1兆字节的数据平均需要7.6美元,但漫游到波兰或卢森堡时,这一费用高达16美元.这意味着下载一首歌需要花约22美元,下载一篇文章需要花2.9美元.

自去年9月实施手机通话漫游费限价后,欧盟委员会又将目光瞄上了手机在欧盟内漫游时的短信费和上网费.

雷丁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对移动通信运营商老总发出强硬声音,要求他们别“敲诈”那些游客.

她在会上说,在欧盟其他国家用手机发短信和下载数据不能比在家贵出那么多,欧盟不能接受运营商从“漫游消费者”身上赚20倍的利润.“最后期限是今年7月1日,基于市场报价,我们将在那天决定……是否需要出台新规定.”雷丁说.

雷丁说,欧盟手机上网业务发展得不尽如人意,高额收费是祸首之一.她不反对移动通信运营商适当收取漫游费,但不能高得离谱.

根据雷丁的建议,一条漫游短信应该只比本土短信贵3~4美分.

《人民邮电报》消息

盖茨吐收购秘密:看中了雅虎的人

  近日,比尔盖茨终于吐露了内心的一个大秘密,其实他看中的是雅虎那些策划精英。  在追问到底是什么使得雅虎竟然值446亿美元时,盖茨指出,不是雅虎公司的产品,不是雅虎的广告线,也不是雅虎的市场份额,而是雅虎公司内部那些策划天才们。盖茨表示,这些人才是公司所迫切需要的。 閱讀全文

评论:杨致远不是比尔盖茨

当地时间2月16日CNET News发表署名为Charles Cooper的评论文章,文章表示一些希望给雅虎杨致远多一种选择的人们还活在过去.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的商业版有一种把事情讲错的特殊的才能,但这次他们终于说对了.《纽约邮报》周五版表示,雅虎董事会的独立组织认为可能是感情因素影响了雅虎CEO杨致远的判断,成为他反对微软收购的原因.
涉及到重大收购事件时,一些分析师都不会将这种因素列入相关范围内.但是熟悉杨致远的人都知道,杨致远对于微软的讨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一位熟知杨致远的前雅虎员工表示,“杨致远宁愿割断自己的左手小手指头也不愿意看到微软经营自己的公司.”

  我可以理解杨致远对于此次交易的厌恶之情.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一起,杨致远白手起家创建了雅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股东让杨致远将雅虎交给微软.雅虎在追赶竞争者上一直跌跌撞撞,以这种速度,我们就离沃伦·巴菲特的预言不远了.

  故事的结局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吗?答案取决于我们向谁提出这个问题.

  当我问支持杨致远的一群人,我听到的是用极为尊敬的口吻描述杨致远.他们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杨致远的热情和遵守承诺赢得了他们的支持.虽然几年前杨致远退出了管理层,但当他还是能够获得员工的忠诚和信任.当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退休后,杨致远同意重新担任雅虎CEO一职.

  雅虎的股东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杨致远错误的收购使得雅虎浪费了数十亿美元.此外,频繁的管理层人事调整,从塞梅尔到蒂姆·库格尔(Tim Koogle)、杰夫·马利特(Jeff Mallett)、丹尼尔 罗森格(Dan Rosensweig)、以及温达-哈里斯·米拉德(Wenda Harris Millard)等等,并没有为雅虎赢得公众的信心,当雅虎成长起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公司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科技领域的公司人员变更是一种常态.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微软的管理层变更.但最大的不同是微软在人员变动期间成为美国商业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其中主要功劳归于比尔·盖茨.如果回顾过去30年科技业的历史,有多少联合创始人在经历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还能让公司依旧成功的?

  我不想列举一些惹人不快的对比,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杨致远这个超级明星CEO,在这个关口可能很难领导雅虎走向复兴.

  本月初,前雅虎销售主管米拉德(Millard)在媒体见面会上坦率地评价了她的前老板,她的言辞豪不委婉.

  她说,“雅虎失去对于自己和其消费者的定位,雅虎认为自己的唯一竞争者是Google.但是雅虎95%的收入都来自于广告,所以雅虎的真正竞争者应该是广播电视网络.雅虎认为自己还仍然处于搜索引擎的竞争中,但事实上他们应该更关注品牌广告.”

  她补充说道,“这减少了广告商的选择,现在只有两个巨头(从3个降为2个)了,广告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目前的并购过分关注技术,Google对DoubleClick的收购以及微软对雅虎的收购都好像是科技业正在吞噬广告业.但广告不是关于科技的.”

  虽然雅虎做出一些决定的时候,杨致远还不是CEO,但是后来他还是继任了管理者的职位.这就是为什么说一些希望给杨致远多一种选择机会的忠诚者生活在过去的原因.我认识比尔盖茨,但是很遗憾地说,杨致远不是比尔盖茨.

和讯IT编译

三星与谷歌合作 共推移动搜索和电邮等应用

据国外媒体报道,移动搜索业近一段时间以来动作不断,三星同Google日前签署的合作协议,使得手机用户能够更方便地使用Google的搜索、地图和电子邮件应用.
两家公司于本周初签署的此协议声称,这表明“围墙花园式”移动体验格局的终结.过去诸如担T-Mobile的用户会跑到雅虎那边的担心,已经被 Google此前推出的Android计划“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 消融.三星即是“开放手机联盟”的成员之一.
三星电讯网络(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总裁Kitae Lee表示:“能够推出一键式接入Google服务的三星移动业务,我们感到很激动.我们同Google的合作表明了我们的承诺,那就是引领有线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在全球各处访问无所不包括的信息.”

Google无线产品和战略部门主管Deep Nishar表示:“Google致力于向全球移动用户提供易于访问的信息及服务,同三星等业界领头羊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的途径.”

两家公司这次达成的合作协议,标志着Google搜索得到进一步发展.移动版的Google Maps和专为移动设备应用的Gmail,将预安装在三星的新手机上.双方协议的具体财务细节没有透露出来.

YouTube流量全球第二

来自Alexa的最新排名显示,Web2.0视频站点YouTube顺利超越Google.com,成为世界第二大流量的站点.
事实证明视频搜索市场甚至要大于传统的在线搜索,去年年初,网络营销和网站流量专家凯文赖利就已经认为,在线视频已经不仅仅拥有娱乐价值.视频正在被广泛用于营销,制造时尚与市场潜力.
访问:YouTube

[多图]Vista SP1、XP SP2文件操作性能大比拼

很多用户都在等待Vista SP1,同时也有很多人坚持认为XP SP2才是最好的,那么这两套系统在性能上到底有何差距呢?ZDNet博客作者Adrian Kingsley-Hughes对此进行了一番深入测试。
由于EULA协议限制,XP SP3的测试成绩暂时不能放出,而且它不像Vista SP1那样已经RTM,而是仍处于Beta测试阶段,还存在变数,现在测试也不代表最终表现。
测试系统配置包括Intel Pentium D 950 3.4GHz处理器、4GB内存、迈拓250GB硬盘×2,基本属于中档水平。测试的时候首先挂接一块迈拓硬盘,安装Windows Vista Ultimate 32-bit并进行测试,然后换用完全一样的另一块硬盘,安装Windows XP SP2再重复一遍测试。

测试使用 的一是664MB的单个文件,二是包含10个子文件夹、500个文件的995MB文件夹。测试项目则基本都是文件相关操作,包括磁盘间复制、文件夹压缩 (利用Windows自带压缩功能)、解压文件夹压缩包(利用Windows自带压缩功能)、通过千兆以太网网络来回移动、在USB外置硬盘上读取和写入 等,同时还加入了系统启动时间对比(从开机到桌面可用)。每个项目测试四遍,最后舍去最慢的,其他三个求平均值,得出最后结果。



《中国经营报》:微软无力独战Google

即将从2008年7月起退出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盖茨最早预见了互联网的价值,但没有成功地将微软带入互联网的世界.微软正在跨入“后盖茨时代”,包括微软 CEO鲍尔默、微软平台和服务部总裁Kevin Johnson、微软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副总裁Yusuf Mehdi,盖茨的接班人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雷·奥兹、微软总顾问首席律师史密斯在内的新的领导团队必须要做的就是向互联网更彻底地转型.更彻底的转型, 需要更强攻击性.这个新领导团队更像狼群,在收购雅虎事件上果断而且凶猛.
    在收购计划公布之后,微软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电话的一端是华尔街的分析师咄咄逼人发问,电话的另一端是微软的高管振振有词.在微软向雅虎发出收购要约之前,微软已经做足了准备.在这个电话会议中,微软CEO鲍尔默称,收购雅虎对微软来说是“一个转型的里程碑”.

    作为微软CEO,鲍尔默冲锋在前.在西雅图的这群狼做出收购决定之后,鲍尔默拨通了杨致远的电话,言简意赅,没有留出商量的时间,这个电话令杨致远非常紧张.鲍尔默写给杨致远的信中,虽然表面看上去对雅虎公司非常尊敬,但态度也非常强硬:“取决于你们反应情况,微软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力,以确保雅虎股东能够有机会从我们的收购提议中实现应有的价值.”

    鲍尔默直率地表达了收购的目的,他承认由于微软计划在网络服务业务方面投入巨资,所以有很大的压力来自于投资者.他表示微软的目标是在网络广告市场抢占40%的份额,而收购雅虎是短时间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平台和服务部总裁Kevin Johnson是最为着急的一个.他所领导的平台和服务部门承担着微软转型的重任,但却仍然处于亏损.对于雅虎的收购如果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整合将由他的部门来执行.在收购计划发布之后,他也随即接受了媒体采访,阐述了品牌、技术、团队整合的初步设想,一切都是有备而来.

    一个操盘手是Yusuf Mehdi,微软战略全球合作伙伴副总裁,负责大型企业并购.对于并购项目驾轻就熟,去年微软斥资60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就是其经手的.

    确保收购顺利进行就是微软总顾问、首席律师史密斯.面对Google对微软垄断的指责,他据理力争,“微软一直支持开放、创新和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我们相信,微软和雅虎的结合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这些,微软狼群中更为关键的一个人显露头脚,这就是盖茨的接班人、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雷·奥兹.奥兹一直被视为是个相当有远见的工程师,他以开发出著名的企业邮件系统lotusNotes而闻名,并被IBM公司收购.

    后来,他又创建了grooveNetworks公司,于2005年被微软并购,而奥兹也成为了微软的首席技术官.一直以来,奥兹都在计划利用互联网来完善微软的软件业务.

    在2005年奥兹就曾撰写了一份高管备忘录,强烈建议微软将互联网服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对所有事情都保持快速的反应,并且用最快的时间拿出决策来.如果稍有闪失,我们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奥兹承认Google的崛起让微软措手不及,他很早就有了联合其他互联网公司共同抵抗Google的想法,此次收购雅虎他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

    这样一个团队,正在意无返顾甚至有些不计代价地把微软带向互联网.此收购行为表明,微软战略正在发生大转变,将从长期以来依靠自己传统业务和进行小规模收购方式实现增长的模式中走出.

微软宣布大规模高管变动 为收购雅虎调兵遣将

感谢nfs的投递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周四宣布了高层人事变动,多位高管离职,其中包括主管网络服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史蒂夫·博科维茨(Steve Berkowitz)、移动通信业务主管、高级副总裁皮埃特·诺克(Pieter Knook)和主管Windows营销的副总裁迈克尔·西沃特(Michael Sievert)。据悉,如果收购雅虎成功,微软还将进一步调整高管。
博科维茨负责的事务将由三人接管,分别是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工程的萨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负责Windows市场营销的比尔·维特(Bill Veghte)和前aQuantive CEO布莱恩·麦克安德鲁斯(Brian McAndrews)。纳德拉和维特均已被提升为微软高级副总裁。

  诺克将离开微软,出任沃达丰部门主管,他负责的业务将由安迪·李斯(Andy Lees)接管,李斯目前是主管服务器和工具业务的副总裁。此外,Windows Vista的营销主管迈克尔·西沃特的职务将由布拉德·布鲁克斯(Brad Brooks)接替。

  微软没有透露博科维茨离职的原因,只是表示博科维茨将一直留任至今年8月,帮助完成人事过渡。博科维茨于2006年加盟微软,此前曾担任过 Ask.com的CEO。博科维茨离职后,微软所有的广告业务都将由麦克安德鲁斯负责,而MSN主管乔安尼·布拉德福德(Joanne Bradford)将开始向纳德拉报告工作。此外,微软还提拔了多位高管,包括Office业务的多名主管克里斯·卡帕塞拉(Chris Capossela)、库特·德尔贝尼(Kurt DelBene)和安托尼·列布伦德(Antoine Leblond)。

  为收购雅虎布局

  独立研究公司Directions on Microsoft的分析师马特·罗索夫(Matt Rosoff)表示,“如果有人能够解决微软互联网业务的问题,那肯定是麦克安德鲁斯了。麦克安德鲁斯在互联网广告领域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微软在很大程 度上要指望他了。”微软发言人则强调,高管变动与并购雅虎并无直接联系,除了麦克安德鲁斯外,另有7名高管晋升为高级副总裁。

  麦克安德鲁斯此前曾担任过ABC电视台高管,预计他将在整合雅虎广告平台方面发挥核心作用。麦克安德鲁斯曾在aQuantive任CEO长达 7年,他与广告公司、广告客户和互联网公司有着广泛的关系。雅虎已拒绝微软的收购方案,称这一方案大大低估了雅虎的价值。虽然微软强调这一方案是“充分 的、公平的”,但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报价。

  如果收购交易达成,预计麦克安德鲁斯和微软的首席软件架构师雷·奥兹(Ray Ozzie)将在保留雅虎工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麦克安德鲁斯和雷·奥兹都是后来加入微软的,预计他们会努力鼓励雅虎员工消除硅谷对微软的敌意,加入到对抗共同敌人谷歌的行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微软员工称,麦克安德鲁斯不仅在微软有着较高的声望,而且颇受雅虎员工的尊重,“他并非典型的微软高管,因为他曾经营过自己的公司,这样的工作经历使他既获得了微软的认可,也得到了硅谷的尊重。”。

  与涉及巨额固定资产的企业并购不同,雅虎的主要资产就是员工和他们的互联网专长,因此尽可能多地保留雅虎精英将是微软并购雅虎后的首要问题之一。

  除了麦克安德鲁斯外,微软还将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工程的萨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和负责Windows市场营销的比尔·维特(Bill Veghte)提升为高级副总裁。纳德拉将在互联网部门的工程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而维特将在Windows和互联网营销和战略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即将离职的主管网络服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史蒂夫·博科维茨(Steve Berkowitz)曾是Ask.com的CEO,他今年49岁,2006年5月加盟微软,微软内部人士表示,他的加盟并未使微软的互联网业务有所起色, 而且他对微软高层的人事争斗把握不清。博科维茨曾在一次采访中批评微软过分重视软件业务,轻视互联网业务,并称微软就象一个难以重定航向的游轮.

    下列高管将离职:

    主管网络服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史蒂夫·博科维茨(Steve Berkowitz);

    移动通信业务主管、高级副总裁皮埃特·诺克(Pieter Knook);

    主管Windows营销的副总裁迈克尔·西沃特(Michael Sievert)。

  下列高管晋升为微软高级副总裁:

  克里斯·卡帕塞拉(Chris Capossela):负责信息工人产品管理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副总裁;

  库特·德尔贝尼(Kurt DelBene):负责Office业务平台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副总裁;

  安托尼·列布伦德(Antoine Leblond):负责Office产品应用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副总裁;

  安迪·李斯(Andy Lees):负责移动通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服务器和工具营销和解决方案集团副总裁;

  萨特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负责搜索、门户和广告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副总裁;

  索马塞加(S. Somasegar):负责开发员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副总裁;

  比尔·维特(Bill Veghte):负责互联网服务和Windows业务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为副总裁。

  下列高管晋升为微软副总裁:

  瓦里德·阿布哈布达(Walid Abu-Habda):负责开发员和平台推广集团的副总裁,此前为总经理;

  布拉德·布鲁克斯(Brad Brooks):负责Windows消费者产品营销的副总裁,此前为总经理;

  拉里·科恩(Larry Cohen):负责企业通信的副总裁,此前为总经理;

  史蒂夫·古根海默(Steve Guggenheimer):负责原始设备厂商部门的副总裁,此前为总经理;

  斯科特·古德里(Scott Guthrie):负责.NET开发员平台的副总裁,此前为总经理;

  罗兹·霍(Roz Ho):负责收费移动业务的副总裁,此前为总经理;

  布莱恩·托比(Brian Tobey):微软娱乐和设备部门负责生产和运营的副总裁,此前为该部门副总裁。

Linux内核曝危急漏洞

来自Secunia的安全人员已经发现了Linux内核中的“危急”等级安全缺陷,这一版本的Linux内核被大量的分发套件所用.
该缺陷包含三个bug,可让未经授权的用户读取或写入内核内存位置或访问某些资源,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制造拒绝服务攻击,泄露保密信息甚至获得root权限.
该缺陷影响所有版本的Linux内核 2.6.24.1,其中一个还打了补丁仍不奏效,其中应用该内核的分发套件包含Ubuntu, Turbolinux, SuSE, Red Hat, Mandriva, Debian等,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Linux分发产品.

消息称微软10天内将出价500亿洽购雅虎

美林证券首席分析师亨利·布罗吉特(Henry Blodget)今天宣称,雅虎财经专栏TechTicker的负责人萨拉·莱西(Sarah Lacy)已证实,雅虎与新闻集团的并购谈判只是烟雾弹,微软将在10天内将收购报价提至每股35美元(交易总值约合500亿美元),并赢得雅虎.
莱西在其博客中写道:

  很抱歉,雅虎,与新闻集团的交易不可能发生.我得到的消息是,有关雅虎与新闻集团正在谈判的传闻言过其实.正如亨利·布罗吉特和阿伦·塔斯克(Aaron Task)今天早上说的那样,这只是雅虎的谈判技巧而已.在微软发布收购雅虎方案的前一天晚上,两家私人股权投资集团也准备竞购雅虎,其中至少一家向新闻集团抛出了橄榄枝,但新闻集团的老板默多克明确表示,他对此“不感兴趣”.

  另外一位人士告诉我,微软对收购雅虎信心十足,认为其报价与雅虎最大股东的期望已十分接近,雅虎难以拒绝.微软甚至已经开始起草具体的管理文书了.这位人士预计微软将在10天内将收购报价提至每股35美元,从而赢得雅虎最大股东的支持,一旦得手,新闻集团绝对无力回天.在市场不稳的情况下,华尔街的投资经理人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获得可靠回报的机会.

  布罗吉特对于莱西所说的35美元的报价有些怀疑,认为并购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微软手中.布罗吉特同时认为与新闻集团合并对雅虎来说是笔糟糕的买卖.

李彦宏:谷歌假装成中国公司 媒体曾被百度忽悠

一直以来,百度公司及其掌门人李彦宏很少在国内谈及百度开拓日本搜索市场的详细情况.日前,李彦宏本人接受了日本媒体的采访,他第一次深度谈及百度日文的 战略发展.其间,李彦宏称Google在中国假装成一家中国公司,他说中国媒体曾被百度日文版的预告广告“忽悠”.李彦宏还说,百度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 公司,但也“不完全是”一个总部在北京的跨国公司.以下是采访集锦:
问:为什么选择日本作为百度的第一个海外市场?

閱讀全文

无名广告歌曲给苹果带来100万次爆量搜索

新闻来源:翻译自Compete
Compete 昨天揭露一则有趣的广告成功案例。苹果计算机最近买了一系列电视广告,分别给它的三个新产品iPod Nano、iPod Touch、Macbook Air。这三则电视广告的配乐,分别找来三个不怎么出名的小乐团。虽然歌手不出名,但歌曲却显然经过精挑细选,非常、非常、非常的好听,好听到观众看完这广告,连忙回到计算机前面去搜寻”那是什么歌曲”?

iPod nano : 1234 by Feist (Feist因为此曲又无名歌手变得大红特红,在billboard和itunes榜单上大热,并获得第50届格莱美3项提名)

iPod touch : Music is a Hot, Hot Sex by CSS

MacBook Air : New Soul by Yael Naïm (此曲近日登上itunes榜单冠军)

Compete 捕抓了去年八月到今年一月,一共五个月时间的搜寻引擎的关键词,发现其中关于这三支广告的关键词,加起来一共囊括100万次以上的搜寻!其中最好听的 iPod Nano广告中的”Feist”所唱的”1-2-3-4”一曲,单单九月份单月就吸引了42万次的搜寻。可是,重点来了,由于观众并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唱 的,所以观众搜寻的字符串大多是”iPod Nano Commercial Song”,其次是”iPod Nano Commercial”,再其次是”iPod Commercial song”,再其次是”iPod Nano Commercial”,你可以感受到这些观众急于找这支好听的歌,却不知道该怎么查,只好模拟两可的搜寻”iPod那支广告的好听歌曲”之类的关键词。

Apple广 告不同,它在广告iPod的同时,播放一首很好听的”无名歌曲”给你听;歌曲这种东西很通俗,喜欢一段美秒旋律的人,肯定远比喜欢 iPod的人还多很多;想再听一次这首美妙歌曲的人,肯定比想知道iPod Nano在做什么的还多很多。所以,三百万人看到这广告,可能有高达一百万人都共同觉得”这首歌真好听”,然后,他回家后,就会跑去搜寻”iPod的那首 好听歌曲”,想认识认识这位”无名英雄”。

下载:音乐下载

苹果正在桌面领域杀死Linux?

感谢iForum的投递
新闻来源:翻译自Apple Matters
Apple Matters上发表了一篇对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趋势的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当苹果的OS X在持续增长。从2006年一月的4.21%增加到2007年12月的7.31%,而同时Linux的份额仅仅是从0.29%增加到0.63%。作者给出的理由是, Apple有Microsoft Office,Linux没有;Apple有Adobe Creative Suite,Linux也没有;Apple让用户很容易得到服务和支持,Linux没有;Apple的领航人是某位有几分了解终端用户需求的人, Linux没有。

在这个十年开始时候,如果你想寻找Windows的代替物,Linux就是。

但现在Apple Mac是毋庸置疑的选择,特别是当它改用Intel架构后。

雅虎今日将正式拒绝微软收购 重新考虑与AOL合并

据知情人士透露,雅虎董事会已经达成共识,决定拒绝微软每股31美元的收购报价.
2月1日,微软宣布以446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雅虎,相当于每股31美元.在过去的一周内,雅虎对微软的收购建议和其他潜在合作方案进行了评估.
日前,据知情人士透露,雅虎董事会已决定拒绝微软每股31美元的收购报价,主要理由是报价太低.美国时间本周一,雅虎将正式宣布该决定.

事实上,这并不是雅虎首次拒绝微软.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一年前曾给出每股40美元的报价,但被雅虎拒绝.而此次,低于每股40美元的报价雅虎可能不会接受,即在当前报价基础上再增加120亿美元.

对此,有分析师认为,此举早在意料之中.分析师Ken Marlin称:“雅虎董事会最初肯定要拒绝这笔交易,否则他们就是渎职.”

拒绝微软后 雅虎考虑重启与AOL合并谈判

作为选项之一,雅虎目前正考虑重启与AOL的合并谈判.当然,除此之外,雅虎也在考虑其他选项,包括与Google、迪斯尼和新闻集团展开合作.

事实上,从一开始,雅虎就在考虑微软以外的其他合作方式.而且,已经有多家企业与微软进行了接触.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就曾致电雅虎CEO杨致远,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帮助雅虎抵御微软.

用于 WordPress 的7个反垃圾工具

新闻来源:翻译自mashable.com
没有人喜欢垃圾信息,除了制造者本人。如果你正运行着一个 WordPress 博客系统,你可能已经至少安装了一个垃圾信息控制部件,但如果你需求更多的保护,我们搜集到7个很棒的工具,它们中的一些,经过简单调试,甚至可以阻挡目前势头渐旺的垃圾 Pingback。作为 WordPress 的插件,我们不建议您将这些工具全装上,那样会让您的托管环境吃紧。

没有人喜欢垃圾信息,除了制造者本人。如果你正运行着一个 WordPress 博客系统,你可能已经至少安装了一个垃圾信息控制部件,但如果你需求更多的保护,我们搜集到7个很棒的工具,它们中的一些,经过简单调试,甚至可以阻挡目前势头渐旺的垃圾 Pingback。作为 WordPress 的插件,我们不建议您将这些工具全装上,那样会让您的托管环境吃紧。

Akismet

Akismet (Automattic Kismet) 捆绑在每一个 WordPress 中,你需要做的只是在 wordpress.com 注册一个 API 密钥。

Bad Behavior

Bad Behavior 运行在 PHP 网站上,用来阻止那些肆意妄为的自动程序的恶意行为,它可以用于 WordPress, MediaWiki, Drupal 等系统。

Defensio.com

Defensio.com 是一个垃圾信息过滤插件,支持公开 ID,可以为你的 Blog 的评论信息(不管是好信息还是坏信息)生成 RSS 订阅。

Simple CAPTCHA

Simple CAPTCHA 在你的评论区增添一个 CAPTCHA 验证区,用来阻止那些自动向 Blog 发送垃圾评论信息的程序。

Simple Trackback Validation

Simple Trackback Validation 顾名思义,Simple Trackback Validation 就是用来验证 Trackback 合法性的,垃圾 Trackback 是较新的东西,但发展迅猛,该插件会验证这些 Trackback 的合法性,只允许合法的 Trackback 进来。

Spam Karma 2

Spam Karma 2 插件参考多种因素为一个评论打分,比如已发表时间,电子邮件地址,里面是否有链接,诸如此类。分数越高越好。该插件还可以用于阻止目前到处可见的 “某某某发了一个有趣的帖子”之类的垃圾 Pingback。

WP Spam Hitman

WP Spam Hitman 使用预先定义的样板阻止你博客中的垃圾信息。

本文国际来源:http://mashable.com/2008/02/10/fighting-spam-wordpress/
由35公里翻译并发布在 COMSHARP CMS 的 CMS 知识库。

雅虎召开董事会 不大可能接受微软首轮报价

雅虎董事会周五举行了一次特殊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微软一周前提出的收购要约,微软曾致信雅虎董事会,提出了446亿美元收购雅虎的计划,以一半股票一半现金的方式向雅虎股东支付.
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在等待“白衣骑士”出现无果之后,最终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选择.业界分析人士一致认为,雅虎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接受微软的收购计 划,与其谈判最终收购条款;要么展开一次业务重组的艰难之旅,将其搜索引擎及绝大部分广告业务控制权拱手让给谷歌,与其结成伙伴联盟.
微软曾暗示,假如雅虎董事会拒绝其收购计划,微软很可能会绕过董事会直接与股东谈判,估计这场恶意收购要持续到今年夏天.微软目前仍有充足的时间继续评估其收购计划,因为雅虎董事会的换届要等到3月13日,任命新董事是恶意收购的重要步骤.

雅虎拒绝透露周五董事会会议的详细内容,博客网站TechCrunch引用未透露姓名消息人士话最先透露董事会会议的消息.

知名博客BoomTown表示,周五的董事会会议很可能通过电话进行的,2月13日全部10名董事将在雅虎总部召开一个全天会议.雅虎发言人表示:“作为一项制度,我无权告知大家董事会会议的时间.”他重申了雅虎此前针对微软收购计划所说的“尽最大可能实现股东的长期利益”.

微软没有为雅虎制定回应收购计划的时间表.根据微软提出收购计划时的股价,微软的出价较雅虎股价溢价62%,除非雅虎高层短期内可以出台一个可以刺激股票大涨的计划,否则对雅虎董事会来说,很难做出回绝微软的决定.雅虎面临的选择包括出现其它竞购者,然而无论从实力和业务上来说,最有可能的一些竞购者--AT&T、新闻集团和康科斯特均表示不打算介入.通过融资进行股票回购也可能是雅虎的一个选择,但其信用状况不允许大规模的融资,因此这种可能也消失了.

大多数分析师认为,雅虎最终会投入微软的怀抱,当然雅虎董事会尽可能让微软提高报价.据分析雅虎不大可能接受每股31美元的首次报价,因为消息人士透露,一年前微软曾提出以40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股票.雅虎当时的CEO特里·塞梅尔拒绝了微软的出价,因为塞梅尔认为雅虎马上启动基于搜索结果投放文本广告的平台,并相信该平台将为雅虎带来滚滚财源.

8个月前,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亲自出山,取代塞梅尔担任CEO,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未看到雅虎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分析人士预测微软很可能将收购价提高到每股35美元.

07年10大恶意软件和垃圾邮件排行

近日,罗马尼亚的安全公司BitDefender表示,在2007年的十大恶意软件中,风暴蠕虫高居榜首.根据BitDefender实验室表示风暴蠕虫在过去的一年里占全部检测到的恶意软件的33.94%,远远高于其它木马程序.BitDefender还发布了2007年十大垃圾邮件列表,而且BitDefender的反垃圾邮件分析师表示,随着美国总统换届选举的临近,关于政治方面的垃圾邮件将呈现剧增的趋势

BitDefender的恶意软件列表中包含众多大规模邮件发送程序,其中Netsky家族依然占据着三个不同的名额,Netsky.P可能是危害最大和生存时间最长的邮件病毒.

在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方面,BitDefender将Sality.M称为今年最被低估的病毒,它是一个通过邮件和其它手段传播的高度危险的多形态病毒.

在文件感染方面传播最广的头衔被Virtob.2所夺走,这是一个相对来说对用户危害比较小的病毒,但是可以多次感染同一个文件.

BitDefender的2007年10大恶意软件名单如下:

1. Trojan.Peed.Gen (Storm) 33.94%

2. BehavesLike:Trojan.Downloader 24.86%

3. Win32.Netsky.P@mm 6.49%

4. Trojan.Peed.A 2.13%

5. Win32.Nyxem.E@mm 2.13%

6. Win32.Sality.M 2.06%

7. Win32.NetSky.D@mm 2.06%

8. Win32.Virtob.2.Gen 1.60%

9. Win32.Netsky.AA@mm 1.49%

10. Trojan.Peed.P 1.17%

BitDefender的2007十大垃圾邮件列表包括:

1. Penny stocks spam

2. Drug spam

3. Pornography

4. Replica watches

5. Loans

6. Phishing spam

7. Pirated software

8. Fake job ads

9. Dating site spam

10. Fake diplomas

微软回应“万人签名挽留Windows XP”事件

InfoWorld举办的签名挽留Windows XP活动得到的支持数已经超过75000人,微软的生命周期表显示Windows XP将在6月底离开企业和消费者.
微软的发言人对此表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倾听用户的反馈,了解合作伙伴和客户真正的需求,理解并细分现有的市场特别是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
并且他们会视情况决定延长Windows XP的供货期限,XP将不会完全消失.
发言人表示,新兴市场中,入门版的Windows XP将一直卖到2010年,而OEM市场的XP供货也将继续延长.

自2001年Windows XP发布以来,这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已经被全世界接受并走过了8个年头,并且随后将推出的Windows XP SP3将进一步为XP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微软同时也表达了对Windows Vista的期望和坚持,他们表示许多用户已经开始研究考虑升级到Windows Vista.

抢注:Yahoo!7mail – 电子邮件服务

感谢Jayian!的投递
其实要那么多邮箱没什么用,但是对于那些希望有自己名字@..邮箱的朋友可以一试。近期,Yahoo!澳大利亚,正在电视以及网络广告上大量地投放他的新域名邮箱
服务— Yahoo!7mail — y7mail.com邮件服务!如果在之前的邮箱名抢注中没有抢到好的名字的话,可以试试这个。最少4位的用户名。今天看到其主页的LOGO更新为下图很给中国人面子嘛!
Chinese New Year - Yahoo!7
Yahoo!7

jacko

谷歌将在中国推出合法音乐下载服务 挑战百度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 据《华尔街日报》周三报道,谷歌计划与一家中国在线音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合作提供合法的免费音乐下载,以加强在中国的业务.
报纸援引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称,谷歌合资计划的制定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新服务可能会提供世界三大音乐公司及数十家小音乐公司的歌曲.在解决最后一些难题后,预计服务将在数周后推出.
报纸认为,此举可能成为谷歌与百度竞争的转折点.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主要一点是提供了免费的音乐下载.音乐搜索服务一直是百度最成功的业务之一,该业务的流量占到网站总流量的7%.

对此,谷歌拒绝发表评论.谷歌的管理层一直不掩饰想超越百度的决心.去年4月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在访问北京时称,虽然进入中国比较晚,但正在迎头赶上,投资正在获得回报,最终谷歌将成为领先者.

不过百度提供的是盗版音乐下载,这使得百度成为了很多音乐公司的诉讼目标.谷歌的新战略被广泛认为是发行数字音乐的合乎逻辑的新步骤,但迄今却一直遭到音乐公司的抵制,因为他们害怕会进一步打击音乐的售价.

不过,如果谷歌的计划获得成功,将为音乐行业在中国销售音乐提供一条新途径.谷歌的合资公司将通过在高品质音乐文件中贴上”数字水印”,直接挑战百度的音乐搜索服务.这种理念是:更高品质的音乐不但可以吸引用户离开盗版,也为音乐和搜索公司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环球音乐(中国)公司的总经理梁康妮称,总的来说搜索引擎可以更有效地提供音乐接入,拓宽了音乐获取范围.环球音乐与其他100家左右的唱片公司,一直在与巨鲸音乐网和谷歌合作.据熟悉谷歌计划的人士透露,巨鲸音乐网将与谷歌一起,以增值服务的方式合作提供免费的MP3下载.

消息人士称,环球音乐是唯一得到证实的大音乐公司,另外2家百代唱片和索尼BMG正在谈判中.而华纳音乐也对谷歌的新服务表示了一些兴趣.

Google推出面向企业的邮件安全新产品 与微软展开竞争

据国外媒体报道,Google将推出增强电子邮件安全和扩大邮件存储量的新产品,并在这一领域与微软展开竞争.
这些工具以Google从Postini公司购得的技术为基础.为了解决企业电子邮件服务的安全担心,Google于去年花费6.25亿美元收购了电子邮 件安全公司Postini.这个产品套装旨在过滤垃圾邮件和防止病毒入侵,并能防止机密信息在电子邮件传送过程中泄露.Google还通过此产品延长了电 子邮件信息的保存时间.
所有这些新特点都可以与微软Outlook、IBM的Lotus Notes或Novell的Groupwise邮件服务相兼容.产品售价从3美元到25美元不等,依据用户所选保护强度和数据保存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閱讀全文